糖畫工作坊

糖畫是什麼?

糖畫是一種中國民間小食及藝術,是由糖製成的畫,據聞起源於明朝的「糖丞相」, 起初為祭祀用途,其後慢慢演變成一種街頭藝術,常以吉祥動物、小說、民間故事人物做主題。糖畫更於2014年被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其文化價值。

糖畫製作方法

糖畫師傅會將紅糖、白糖、飴糖(麥芽糖)混合,再以1:2的比例加入水,用溫火慢煮至起泡變黃,以上程序稱為「化糖」。

「化糖」後可將糖漿在石板上一筆過畫出圖案或文字,然後在糖漿凝固前壓下木棒,凝固後便可將糖畫剷起。

糖畫工作坊內容

我們為中小學、幼稚園提供到校糖畫工作坊,以下是工作坊的內容:

  • 簡介糖畫歷史
  • 講解及示範糖畫製作
  • 參加者自由製作糖畫

為確保安全,我們會為小學及幼稚園學生預先準備糖漿。

詳細資訊

時長:60分鐘 – 90分鐘
建議學生人數:30人或以下/班
建議地點:課室/活動室/禮堂
用具提供:一整套糖畫用具及糖
需學校提供設備:電摯位,電拖板,實物投影機,長檯1張,凳1張

常見問題

1. 製作糖畫需要什麼材料?

製作糖畫需要紅糖、白糖、水、爐具、竹籤等材料工具,雖然材料簡單,但製作糖畫時需一氣呵成,因此所需一定技術。

2. 糖畫有什麼歷史?

根據文獻,糖畫有近600年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民間故事,但在明朝才出現真正的糖畫,被稱為「糖丞相」。

3. 學習糖畫有什麼好處?

糖畫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極高,製作糖畫時亦可訓練手部協調及創意力,是一個十分好的體驗活動。

4. 糖畫圖案包括什麼?

傳統糖畫主要以吉祥動物、民間故事人物、花等作主題,但現時不少糖畫都會加入卡通人物祝賀字句、Emoji等元素,增加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