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中華文化體驗式學習
中華文化體驗式學習是一種通過親身体验、實際參與實踐操作來學習中華文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中更深刻理解和感受中華文化的精髓。
校園集古村緊扣課程需求,精心設計一系列中華文化體驗式學習主題活動到校方案,包括:中華文化日、中華文化周、幼稚園中華文化日、普通話日、國家安全教育日、古代科技、古代運動體驗等等,這些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為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特殊學校提供豐富的學習選擇,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中華文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文化認同感。
常見問題
1. 為什麼要開展中華文化體驗式學習活動?
中華文化底蘊深厚,僅靠傳統課堂的單向講授難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其精髓所在。體驗式學習以”做中學”為核心理念,通過創設真實情境與實踐環節,讓學習者在親身體驗中領悟文化內涵。以”四大發明”教學為例,課本中的文字描述和靜態圖片只能傳遞基礎知識,若能設計活字印刷實作、古法造紙體驗等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直觀理解科技原理,更能培養其對先人智慧的敬佩之情,這種沉浸式的學習效果是傳統教學難以企及的。
2. 校園集古村的主題活動可以定制嗎?
校園集古村的所有特色主題活動都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教學需求量身定制的。以《唐朝婦女與妝容》活動為例,就是應元朗商會中學歷史科組的具體要求,配合”唐朝婦女的生活面貌與社會地位”這一教學單元特別設計開發的體驗式學習方案。我們始終堅持”以校為本”的開發理念,每一項活動都源自真實的教學場景需求,在滿足首創學校的教學目標後,再將成熟的活動方案推廣至其他學校。因此,我們特別鼓勵學校提出個性化的定制需求。
3. 如何開展中華文化體驗式學習活動?
開展中華文化體驗式學習活動可從五大方向著手:首先結合傳統節慶設計沉浸式體驗,如端午節包粽子、中秋猜燈謎品嘗月餅等節令活動;其次可安排中華禮儀學習,包括校園集古村廣受歡迎的古代禮儀體驗、敬茶禮儀及古代婚禮體驗工作坊;第三可開設傳統藝術工作坊,涵蓋書法、國畫、剪紙、茶藝等文化精髓;第四可引進非遺表演項目,如川劇變臉、古彩戲法、傳統雜技及粵劇選段等動態展示;最後可設置傳統美食體驗區,讓學生品嘗糖葫蘆、糖畫、龍鬚糖等特色小吃,透過五感全面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