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主題活動 » 中華傳統美德
自古以來,勤勞與堅毅便是中華傳統美德。勞動精神在歷史長河中備受推崇,而「鐵匠」正是這一精神的生動體現。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冶鐵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鐵匠鋪的場景栩栩如生——匠人們赤膊揮錘、汗流浹背,風箱鼓動著熊熊爐火,完美詮釋了「千錘百煉」的堅韌精神。
為弘揚這一寶貴的傳統文化,校園集古村特別策劃「鐵藝傳承・匠心堅毅」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活動。
活動將通過:
鐵匠的真實故事與《鐵杵磨成針》的寓言相互呼應,生動詮釋了中華文化中「持之以恆」、「精益求精」的寶貴品質。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場文化盛宴,感受傳統美德的深厚底蘊,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
短片拍攝於2022年7月21日,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
地點:禮堂 | 時間:45分鐘
講座內容
講座亮點
✅ 真實勵志經歷:見證一位匠人如何突破困境,追逐夢想。✅ 文化傳承意義:探討傳統工藝的價值與堅守的意義。✅ 互動交流:學生可提問,深入了解鐵匠的職業精神。
由「集古村話劇團」精心打造,生動演繹唐代詩人李白的少年故事——年少時的李白貪玩任性,無心向學,直到遇見一位堅持用鐵杵磨針的老婆婆。他被老婆婆的毅力所震撼,終於領悟「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從此發奮苦讀,最終成為流芳百世的「詩仙」。
活動內容
話劇表演:《鐵杵磨成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