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主題活動 » 「普通話日」
校園集古村提供專業的到校普通話活動,專為幼稚園、小學及中學設計普通話話劇、工作坊、攤位遊戲、非遺表演,幫助學校善用「推廣自主語文學習(普通話)一筆過津貼」,培養學生的普通話聆聽與說話能力,同時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我們結合豐富的中華文化與藝術體驗,所有活動均以普通話進行,讓學生在沉浸式環境中自然提升語言能力。團隊導師來自大陸,普通話流利標準,教學經驗豐富,確保課程質素。
歡迎學校查詢合作,我們可提供課程規劃建議,協助符合津貼使用要求。立即致電洽詢,為學生打造生動有趣的普通話學習體驗!
集古村所有攤位均支援普通話互動,我們更為學校設計 12款專屬普通話攤位遊戲,讓學生在玩樂中自然提升語言能力!精選特色遊戲包括:
另有10款不同主題遊戲(如普通話桌遊、戲劇扮演等),因篇幅有限未能盡錄,歡迎聯絡我們!
我們集古村的所有工作坊都支援普通話互動,但部分工作坊僅由老師用普通話講解,學習效果有限。為此,我們特別精選了幾款能最大限度營造普通話學習環境的普通話文化工作坊。這些工作坊的特點是採用長期課程模式,例如每週一次,持續三個月。在工作坊中,不僅老師全程使用普通話教學,學員之間也需要用普通話交流協作。最終成果展示環節也要求學員用普通話進行團隊匯報,全方位提升普通話應用能力。
工作坊安排
堂數: 10-20
語言: 普通話
人員:6-8個人一組,每班最多4組、
目標:每組完成一部10分鐘光影劇創作與表演
教育局在「推廣自主語文學習(普通話)一筆過津貼」政策中明確鼓勵舉辦普通話學生活動以強化語言學習氛圍,例如話劇、相聲等。
校園集古村依托深厚的中國歷史文化話劇演出經驗,特別推出普通話話劇《花木蘭》,通過沉浸式話劇推動普通話實踐。歡迎觀看宣傳短片了解詳情,更多精選普通話話劇項目將持續推出。
我們集古村的非遺研習課程雖都支援普通話講座,但部分本地非遺表演師傅的普通話水平有限,在互動環節難免影響學習效果。為此,我們特別設計了幾款能充分營造普通話沉浸式學習環境的非遺研習項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川劇變臉和少林功夫兩大項目。這兩個項目的師傅均來自大陸,不僅技藝精湛,更能以流利的普通話進行完整表演與互動交流,讓學員在欣賞傳統技藝的同時,自然提升普通話聽說能力。
變臉是校園集古村最受歡迎的非遺表演項目之一。為支援普通話學習,我們特別從四川成都芙蓉門引入普通話流利的專業變臉師傅(相關手續辦理中,即將登場),歡迎聯繫查詢!
普通話變臉非遺研習內容(45-60分鐘):
為進一步培養學生有效運用英語和普通話,鞏固香港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優勢,行政長官在二○二四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教育局在語文基金」預留約四億元,並經「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支持及通過,於2024/25學年向每所公營中小學發放「推廣自主語文學習(英語)一筆過津貼」及「推廣自主語文學習(普通話)一筆過津貼」。津貼已於2024年12月發放,津貼金額20萬元,可跨學年使用津貼至2026/27學年完結。
1、教育局通函第 210/2024 號 : 推廣自主語文學習(普通話)一筆過津貼
2、教育局:「推廣自主語文學習(普通話)一筆過津貼」簡介會簡報
3、教育局:齊來說普:校園推普活動資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