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長嘴壺茶藝

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校園集古村將茶藝這一非遺項目帶到學校,提供茶藝工作坊到校服務,包括蓋碗/紫砂壺沖泡茶藝表演以及非常具有觀賞性的被譽為「東方茶道功夫」的長嘴壺茶藝表演。

中國茶藝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融合哲學、美學與生活智慧,起源於唐代,陸羽《茶經》系統化茶道精神,強調「精行儉德」。

茶藝涵蓋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及環境營造,追求「和、靜、怡、真」的境界,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六大茶類(綠、紅、青、白、黃、黑)各有獨特沖泡技法,如潮州工夫茶以21式工序展現烏龍茶韻,茶具講究紫砂壺、若琛瓯等,儀式感十足。茶禮注重謙和禮敬,如「鳳凰三點頭」示敬,奉茶時雙手托杯,傳遞「茶和天下」的價值觀。

集古村茶藝工作坊

從茶杯到江湖——體驗茶藝師的‘武俠夢’
*感受傳統茶文化,體驗東方美學*

文化傳承:專業茶師講解茶道禮儀、茶葉知識,揭秘中國茶文化千年智慧。
互動體驗: 學生可學習茶藝禮儀,體驗長嘴壺動作

地點:大教室、禮堂
時長:每場45 – 60分鐘(可按學校需要調整)
人員:2位表演者

活動流程

1)介紹茶文化簡史與長嘴壺的起源
2)茶藝表演
蓋碗/紫砂壺沖泡茶藝表演
長嘴壺茶藝表演
3)互動

蓋碗/紫砂壺沖泡茶藝表演

茶藝演示主要展示蓋碗、紫砂壺兩種沖泡方式。

蓋碗沖泡講究手法,燙杯、投茶、注水、出湯都有固定步驟,體現傳統茶道的禮儀。紫砂壺適合泡老茶,通過溫壺、悶泡等技巧讓茶湯更醇厚,斟茶時注意低斟,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兩種方式雖然不同,但都注重細節和禮節,展現了中國茶文化中對儀式感的重視。

紫砂壺沖泡茶藝表演

表演者:集古村Rainbow

蓋碗沖泡茶藝表演

表演者:集古村Rainbow

長嘴壺茶藝表演

集古村2025年從四川成都引入的特色項目

長嘴壺茶藝介紹

長嘴壺茶藝是中國傳統茶道中極具特色的技藝,起源於四川,歷史可追溯至唐宋時期。這種茶藝使用特製的長嘴銅壺,壺嘴長度可達1米以上,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長壺嘴能使沸水在流動過程中自然降溫至適宜溫度,尤其適合沖泡綠茶;同時,茶藝師將武術、舞蹈、戲曲等元素融入倒茶動作中,形成「蘇秦背劍」「蛟龍出海」「鳳凰三點頭」等招式,動作行雲流水,剛柔並濟,極具觀賞價值。

長嘴壺的科學原理

當沸水(100°C)流經長達1米以上的細窄壺嘴時,因接觸銅製壺嘴的導熱表面積增大,加上水流與空氣的熱交換效應,溫度可自然降至80-90°C,此溫度最適宜沖泡綠茶或花茶,避免高溫破壞茶葉活性物質。同時,長壺嘴形成的強力水柱能充分攪動茶葉,促使茶多酚、咖啡鹼等成分快速析出,兼顧效率與風味釋放。此外,壺嘴末端的精準控制(如專利壺口隔漏結構)確保水流穩定不飛濺,結合茶藝師的力道調節,進一步優化沖泡效果

長嘴壺茶藝文化影響力

21世紀以來,長嘴壺茶藝作為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瑰寶,已陸續被列入四川、重慶、江蘇等多個省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彰顯其深厚的文化價值。在成都寬窄巷子、重慶洪崖洞等著名景區,長嘴壺茶藝表演已成為極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賞。同時,這項技藝也走向國際舞台,被譽為「東方茶道功夫」,先後在法國羅浮宮、日本茶博會等國際場合精彩亮相,成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向世界展示中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集古村西部取茶經故事

2025年校園集古村與四川成都芙蓉門建立合作關係,Rainbow在常駐芙蓉門學習的河馬帶領下探訪芙蓉門茶藝。經過一段時間學習,Rainbow本人從四川成都高級茶藝師向春老師手上取得“茶藝茶道高級真經”一部,河馬取得“長嘴壺茶藝中級真經”一部。